前不久,黔西南州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味着黔西南州将告别“旧经济、旧业态”走上“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之路。黔西南州将发展什么新经济?给全州干部带来哪些挑战?给企业带来什么商机?今天为你带来最新解读——
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前不久,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味着黔西南州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即将发展重大变革,将逐步告别“旧经济、旧业态”,走上“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之路。
新经济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这场变革,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扩大有效供给、提高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着力开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全社会双创活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这场变革,对黔西南州来说,它将转变现有经济发展观念、颠覆现有经济体系、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发展动能。2019年,贵州省第一次将“新经济”作为重要经济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提出新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20%。这意味着省里考核的“指挥捧”已指向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
这场变革,对干部职工、对企业老板、社会群众,都是一场严峻挑战——
干部职工需要尽快构筑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理念,恶补新经济知识,重构知识系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新经济发展,组织引导新经济发展;
企业老板需要重构新经济经营理念、战略思维、经营方式,在即将到来的新经济发展大潮中抢抓商机、谋求发展;
社会群众需要尽快掌握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技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
黔西南州新经济发展目标
“意见”提出了黔西南州新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到2020年,新经济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旧动能实现平稳接续、协同发力,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竞争力强的新经济产业体系,新经济产业增加值“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以上,具体要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产业迈上中高端水平。到2020年,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等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旅游总收入、接待人次年均增长50%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种类占统计范围工业产品种类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二是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迈上新台阶,全州“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0以上。
三是创新平台和主体不断增多。到2020年,5个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平台企业、创新型企业等新经济市场主体成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龙头,龙头型平台企业达到2家以上。
重点发展八大新经济产业
“意见”明确了黔西南州“十三五”期间重点加快发展的八大新经济产业:
——大数据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的数字经济产业,到2020年全州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实现550亿元,带动国民经济增长15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存储采集、加工分析、运营服务、交换交易等大数据核心业态,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数据数据储备绿色基地、数据加工及分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智能终端制造、芯片与集成电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呼叫中心和大数据外包、软件开发与信息技术服务等大数据关联业态,2020年,初步建成信息服务外包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到15亿元;大力发展互联网工业、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大数据衍生业态,到2020年,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企业达10家以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到2020年,全州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2亿元。
——大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优质水产业集聚区、林产业一体化基地,到2020年,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州建设初步形成,建成2至3户亿元级规模的水产业龙头企业,建成经济林、用材林基地600万亩以上,林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加快发展循环高效型产业,到2020年,全州轻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加快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业、石材精深加工、装配式建筑三大产业,建成1-2个以新型建筑建材为主导的产业基地,推进安龙石材产业园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15﹪以上。加快发展环境治理型产业,引进一批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循环经济技术设备企业。
——大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山地智慧旅游产业,到2020年,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3A级景区21个,全域旅游发展初步成型,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30%以上。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促进文化创意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引进、新增10家以上现代文化创意企业,促进民族特色文化发展。
——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智慧医疗、特色医药、医疗器械等医疗医药产业,到2020年,实现州、县、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全覆盖,全州苗药生产企业及新增生产线全部通过GMP认证,培育民族医药省级示范企业3个以上,民族医药、保健食品、养生养老为主导产业的生态示范园区,培育壮大5家以上医药骨干企业,推出一批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加快发展温泉养生、休闲养生、滋补养生等康养旅游产业。到2020年,培育省级滋补养生示范基地1个以上,省级休闲度假示范基地1个以上,把黔西南州建成贵州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地域发展的康养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之一。加快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健康运动产业,到2020年,力争健康运动产业实现收入50亿元。加快发展“大数据+健康服务”“大数据+健康管理”等智慧健康管理产业,推动健康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技术的发展运用,建立统一、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到2020年,培育州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3个以上。
——装备制造业。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到2020年建成义龙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推动安龙县金百能集团年产10万台新能源车辆及农业机械项目加快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大力发展电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高端电池材料,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充电设施生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形成电池、电机、充电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页岩气、煤层气勘查开发利用,到2020年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量达3亿立方,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达5.5万千瓦。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到2020年,全州风能、太阳能装机分别达30万千瓦和9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发电装机达3万千瓦以上。
——新材料产业。推进兴仁生态铝产业加快建设,力争建成50万吨铝产业生产线;大力拓展铝加工产业链条,实现从电解铝到铝型材系列产品的产业链式发展。
——智慧物流业。大力发展信息化物流,建设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智慧物流枢纽。大力发展智能化物流,到2020年全州物流智能化率达80%以上,全州新增冷库6万吨以上,新增冷藏运输车100辆。
这八大新经济产业,是全州各级政府抓经济发展的重点,各地应结合区域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精准选准产业,突出特色、突出重点、谋划项目,强化招商,推进发展。
这八大新经济产业,是社会各界企业家加快投资的重点,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认真选准投资方向,精准谋划投资项目,抢抓先机,尽快进入,用好政策,加快转型。
为加快新经济的发展,“意见”还制定了强化企业供电、项目用地、财税金融、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组织推进等六大保障措施。组建了全州新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求强化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建立健全督查联动机制,对各部门、各县(市、区)落实“意见”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来源: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 大明智库 作者: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