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队员获得“贵州蓝天救援队2018年度优秀队员”表彰。
2019年1月13日,以“十年风雨,不忘初心”为主题的贵州蓝天应急救援队十周年庆典暨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建设“平安贵州”行动启动仪式在贵阳市会议中心举行。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荣,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办主任刘发贵,贵州省外事办、贵州省公安厅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贵州省消防总队、贵州省地震局应急救援处、贵州省慈善总会、贵州省红十字紧急救护培训中心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众多长期以来支持和关注应急事业的机构、企业、媒体等应邀出席了此次活动,与来自贵州蓝天省队、毕节蓝天、遵义蓝天、六盘水蓝天、铜仁蓝天、黔西南蓝天的队员和家属们,总计2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
庆典上,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荣致辞。他说,贵州省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除海啸和台风外,其他灾害均呈多发、频发态势,局地重灾连发。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各类自然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达8240.04万人次,平均每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45.89亿元。他对贵州蓝天救援队自2010年以来在省内外参与的多次救援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他重点提到了包括“6·06望谟特大洪灾救援”在内的11次洪灾救援、5·20贵阳海马冲山体塌方救援、8·28纳雍山体崩塌救援等省内救援,以及汶川、雅安等6次省外救援。他表示,社会救援力量作为政府应急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下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是不可多得的社会力量。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承担起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此外,他还代表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就“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队伍自身建设、齐心协力共建‘平安贵州’”三方面对全省社会救援力量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
贵州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荣在活动开始发表讲话。
在这次盛典上,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创始人王毅介绍了贵州蓝天救援队的十年风雨历程。王毅向大家分享了投身蓝天救援的十年未变初心:“通过我们的努力,掌握更多的专业救援技能,尽可能多救一些人;通过我们的努力,把自救互救的技能和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在灾难中逃生,让更多的家庭不再面临生离死别的悲痛。”他表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条路,贵州蓝天会一直走下去。
据王毅介绍,十年来,贵州蓝天救援队累计筹资人民币近1000万元,累计救助受灾群众52635人,解决了13390户的灾后临时生活困难,累计开展社会培训300多次,培训对象超过10万人次。
在这次庆典上,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荣宣布正式启动社会应急力量参与建设“平安贵州”行动。在“行动”启动辞中,面向全省社会应急力量要求:有条件的社会应急力量,积极开展自身应急能力建设,实现有人员、有制度、有预案、有演练、有保障、有场地、有装备、有物资、有培训、有能力;共同加强应急知识的传播、普及,实现应急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社会应急救援减灾、防灾、基层社区联防联治网络;成为政府应急补充力量,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形成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应急队伍功能建设系统、应急资源协调系统、社区第一响应人系统、脆弱性保护系统等五条倡议,呼吁、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守护家园,守护生命安全,共建平安贵州,共建和谐社会。
在这次庆典上,举行了“蓝天应急志愿者十周年表彰”,对贵州蓝天十六位“2018年度最佳新人”、八位“2018年度优秀队员”、八位“蓝天荣誉家属”、两支“2018年度优秀团队”以及三位“十年特殊贡献”队员进行了表彰。王毅队长为毕节蓝天救援队、六盘水蓝天救援队、黔西南蓝天救援队、遵义蓝天救援队、铜仁蓝天救援队等五支地方筹备队和贵州蓝天公共安全潜水队、贵州蓝天航空应急服务队和贵州蓝天城市搜索与救援USAR队三支直属队,授予了“贵州蓝天品牌授权队伍”的队旗。
在老挝救援。
黔西南蓝天救援队目前只有三名正式队员,他们分别是:贞丰35岁的岑祥川(队长)、兴义35岁的徐强、安龙32岁的聂顺贞。他们加入蓝天救援队才一年多,但他们已经参加了2018年8月的老挝大坝坍塌的救援,在淤泥中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在这次庆典上,岑祥川和徐强获得优秀队员奖,他们是黔西南的骄傲。
在老挝救援。
贵州蓝天救援队起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在那场地震中,全国多个救援队抵达现场参与救助,而以王毅为代表的贵州志愿者多人也赶到现场。因为没有专业技能和专业设备,眼睁睁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却帮不上忙。那次地震以后,王毅即下决心成立贵州救援队,培训专业的队员,购买专业的设备,在以后的救援中贡献贵州的力量。于是在王毅的发起下,贵州蓝天救援队诞生了。十年来,他们自己出资购买器材,自己出资参加救援活动,在社会公益救援的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已拥有正式队员100余人。他们的奉献精神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路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值得每个人点赞。
(陈永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