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库|教育|房产|旅游|公告|汽车|财经|健康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州直

开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宁波对口帮扶黔西南州23年工作纪实

开对“药方子” 拔掉“穷根子”

—— 宁波对口帮扶黔西南州23年工作纪实
 

  5月的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生机勃勃,青山绿水之间,一排排布依族民房错落有致,村民安居乐业。这个曾经的国家二级贫困村,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黔西南州,发生这样翻天覆地变化的村寨不少,而这样的嬗变,源于一段难忘的帮扶情。

  山海连,爱无疆。这个故事,得从1996年宁波市和黔西南州建立起对口帮扶说起。

  念好“准字经” 写好“民生谱”

  “我们利用宁波对口帮扶资金对进村12公里的泥路进行了硬化,宁波市还投入资金300万元,帮助我们建设特色寨门村道、民居亮化工程……”帮扶巨变,布依村寨“好花红”,义龙新区顶效镇楼纳村村支书黄定品说起村里的变化,说得最多的是感谢。

  楼纳村是宁波对口帮扶村,建立“特殊”关系后,通过双方的努力,楼纳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2011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楼纳村视察,殷切勉励村民“把布依族的新农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如楼纳村一样,23年来,在宁波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的“准字经”下,黔西南州发生了巨大而喜人的变化。

  念好“准字经”,写好“民生谱”。据统计,宁波市已援建黔西南州100多个新农村示范点和30多个扶贫示范村,共帮助当地政府建设1430多所中小学校;帮扶建设100多所医院(卫生院),缓解了10多万户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同时,宁波市还重点帮助建设了黔西南州儿童医院门诊楼、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宁波图书科技楼、兴义职中教学楼、兴义坪东幼儿园、贞丰职中宿舍等项目。帮助修建了600多公里乡村公路,解决了20万人、15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对5000多户农户进行了“一池三改”等。

  “造血式”帮扶 打好“产业牌”

  “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新衣裤;百只兔,娶媳妇;千只兔,进城住”。普安县盘水街道莲花山养殖小区的居民谢忠艳如是说。

  长毛兔产业,是宁波市镇海区对口帮扶普安县的一个可持续发展产业项目。如谢忠艳,依靠养殖60只长毛兔起家,现已经卖出600多只兔,收入近10万元,日子是越过越安逸。

  从“输血”到“造血”,宁波市在对口帮扶过程中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扶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旅游业等,激活当地产业发展。据了解,截至目前,普安县长毛兔存栏量已达12.83万只,累计兴建养殖小区20个,长毛兔养殖户751户3649人。

  在黔西南州对口帮扶中,宁波市还重点帮助黔西南州引进种植养殖新品种,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优势产业。当地特产经过发掘、改良,现已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帮扶引进的茶叶、杨梅、水蜜桃、黄花梨、白枇杷等新项目,也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

  宁波市资助建设的安龙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已建成菌包生产、分选、冷藏等车间和深加工厂、浙江大学安龙食用菌研究中心等,标准化种植大棚559个,年可生产鲜菇7650吨,产值2.03亿元。基地现已入驻种植农户258户760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06户619人,带动1000余人就业。

  把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课题,也在探索新路子。目前,有上万甬籍人士在贵州投资创业和发展,投资项目涉及商贸、矿产、水电、塑料化工、模具制造、物流、房地产、旅游、服装、灯饰等行业,总投资额超过370亿元。

  据介绍,除了宁波企业“走进来”,贵州的特产也不断销往宁波。目前,黔西南州的薏仁米、绿壳鸡蛋、五色糯米等120余个特农产品在甬直销,既让宁波市民品尝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美味,也将促进黔西南州农户的增收。

  人才帮扶 “授人以渔”

  不久前,在册亨县人民医院挂职的谢国海副主任医师完成了一例完全无管化可视经皮肾镜碎石术,这在黔西南州是首例。而谢国海,只是宁波帮扶黔西南人才队伍中的一员。

  23年来,宁波市共向黔西南州派出挂职干部123人,组织优秀教师(校长)、讲师团送教、医疗队送医和农技专家送技术等活动,加强了对我州的支教、支医、支农等工作。

  既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23年来,宁波市通过各种途径,为黔西南州培训各级党政干部、老师、医生和各类技术人员2万多人次,进行农业科技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并通过校企合作、劳务输送等多种形式,接纳3万余名贵州劳动力到宁波市务工。

  据统计,自1996年起至2019年,宁波市共投入黔西南州帮扶资金及折价物资13.12亿元,实施2082个项目,涉及农村综合开发、经济合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流培训等六方面,其中社会帮扶资金大约27264.72万元。

  亮点纷呈的“帮扶模式”

  自宁波市与黔西南州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独特的“帮扶模式”。

  双方对接,互通“有无”。宁波市与黔西南州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以来,双方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口帮扶工作,每年均要在宁波市或黔西南州开展一次或多次座谈交流,互相通报对口帮扶情况,商谈帮扶工作,确保对口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宁波市每年派出干部常驻黔西南州,专门联络、指导对口帮扶工作。

  全方位,多形式援助。在宁波市对黔西南州帮扶过程中,帮扶的领域和范围比较宽,既帮助农村整村推进重点村建设,以无偿资金扶持帮助农村产业发展,又帮助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帮助培训各类干部,派出专家到黔西南州帮助指导工作和接受黔西南州劳务到宁波市就业。同时,帮扶资金渠道上,有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也有企业和社会的援助资金。

  动真情,扶真贫。宁波市党委、政府领导定期到黔西南州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定期派出联络员常驻黔西南州,帮助贫困山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帮扶工作中搭建起了宁波与黔西南的感情桥梁。

  “宁波市和我州肩并肩,隔着千山万水两地结亲缘,携手向贫困发起挑战。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州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廖福刚说。(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记者 肖雄)

了解黔西南更多资讯,尽在亮点黔西南网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阅读。
亮点黔西南欢迎投稿,投稿邮箱:ldqxnw@163.com
 网友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姓名: (文明上网,从理性发言)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

亮点黔西南 版权所有 Ldqx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859-3224873 网站地图 投稿邮箱:ldqxn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