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栉雨七十载 金州大步向前进
“变化太大了!数都数不完!”谈起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变化,兴仁市真武山街道马家屯82岁的村民吴菊秀笑着掰着指头一一道来。
“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到小楼房,——住得更好了;从一身衣服穿一年到两三天一换,从简单的粗布衣裳到花样随时翻新——穿得更美了;过去吃点肉、米、精面想都不敢想,现在市场、超市里各种食品应有尽有——吃得更丰富了;儿女年收入最低的也有五万元——收入更高了;交通更便利、乡村更美丽……”
吴菊秀的笑容里,是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70年来,尤其是建州37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工作要求,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指引下,奋力开创民族地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经济增长持续领跑
今年,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领跑”,是黔西南州最热的词汇。
70年来,黔西南经济加速发展、总量持续提升、质量稳步提高。与建州时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4.2亿元增加到1163.77亿元,增长了27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0.21亿元增加到117.89亿元,增长554倍。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综合指标测评由长期全省“挂末”上升到第四。
今年8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阿里巴巴“第五届乡村振兴县长研修班暨第七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主动为“普安红”代言:“我一定喝这个茶!”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红遍大江南北,黔西南州像“普安红”这样的扶贫特色产业正逐渐走出深山,成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大山珍宝。黔西南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反贫困宣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理念,攻克一场场战役,正撕下“贫穷落后”标签,步入同步全面小康快车道。
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全面胜利,33.85万群众搬出深山当上新市民,是全省搬迁人数最多、搬迁完成最早的市(州)。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建成“组组通”公路4696公里,提前一年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组组通”硬化路;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231个,(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56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安全用电;光纤、4G基站网络行政村全覆盖。产业扶贫硕果累累:“两江一河”立体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特色扶贫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链接到村,项目覆盖到户,带动2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州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43.23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5.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75%下降到5.02%。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今年7月,兴义万峰林机场新增贵阳——兴义——南京航线,总航线增加到17条,使黔西南州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
70年来,黔西南州始终坚持把改善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基础工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全州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大建设大踏步前进。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南昆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沪昆高铁穿境而过,盘州至兴义高铁正加快建设,兴义至百色高铁正规划建设;兴义万峰林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五位一体”交通网络构建成型,使黔西南逐渐成为祖国大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此外,全州建成大中型水库124个,总库容从1.2亿方提高到7.6亿方,城镇自来水通水率达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7.3%,供排水网覆盖城乡,黔西南从昔日水贵如油的石山区变成了水美田丰的“小江南”;南北盘江梯级电站建成发电,先后建成一批火电、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州电力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300亿度,“大电强网”加快形成,推动黔西南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建成通信光缆6.3万公里,建成4G基站9000个,行政村通光纤率达到100%,2000所学校接通教育云大数据专线,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城市农村,同堂教学”已成现实。
城市更大乡村更美
从一个普通的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到3A级旅游小镇。如今,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上不少新市民已通过扶持创业、产业圈就业、文艺表演等吃上旅游饭实现增收。
让城市“长”大、城镇更“特”、乡村更美,是黔西南州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快速融合的意义所在。如今,全州城镇化率从1982年的7.2%提高到2018年的46%,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市建成区从10平方公里拓展到近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不到10万人增长到近50万人,功能不断完善,环境不断优化,品质不断提升,国际山地旅游城市正在拔地而起。贞丰者相、普安江西坡等19个示范小城镇正引领全州小城镇加快发展。义龙楼纳、兴仁鲤鱼坝等350个美丽乡村各显特色、各展风采,人民信心百倍正奔向幸福富裕。
今年8月29日,中国气象学会授予黔西南州“黔西南·中国四季康养之都”称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黔西南州同样走在全省前列。
黔西南各族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全州森林面积从220万亩增加到1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昔日的“石旮旯”变成了美丽的“花果山”;水环境质量、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在100%,“两江一河”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曾经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今天千里精品旅游线。
2018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407元,是1982年的58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85元,是1982年的61倍,年均增长12.1%。
十指联奏,方能弹出最强乐音;团结奋进,才能汇聚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之力。站在新的起点上眺望未来,黔西南350万各族人民正感恩奋进、信心满怀,昂首阔步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来源:黔西南日报)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