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州直

真情跨越山海 姚望携手筑梦——宁波余姚助力望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年01月13日 07:55:10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 林 唐 波 谭支乐

真情跨越山海 姚望携手筑梦

——宁波余姚助力望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麻山腹地望谟县,贫困之名天下知。

  位于贵州西南深山中的望谟人自小便在在一望无际的大山里生活,习惯了抬头看山和低头种地的日子。

  而另一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宁波余姚市却正以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名片吸引着各方目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大潮在全国范围内滚滚而来。

  身处其中,余姚应势而动。

  近年来,围绕如何让望谟当地百姓摆脱贫困,余姚市与望谟县携手共进,开始了他们“向贫困叫板”的又一轮征程。

  优势互补 跨山越海就业路

  “从望谟到余姚,三十个小时的车程,自己仿佛走了一个世纪。”蒙仕芬是望谟县石屯镇人。在她记忆里,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在漫山遍野的石旮旯里竭力开垦,“能吃饱饭就谢天谢地了”。

  “我们苦点没什么,但不能让孩子也这样。”自小过惯了苦日子的蒙仕芬目前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到余姚之前,靠务农为生,不过是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不能这样下去,一定要想办法。”2019年6月,蒙仕芬听说两千公里外的滨海城市余姚对口帮扶望谟,特地为望谟的贫困劳动力设立了爱心扶贫岗,各方面条件待遇都不错。

  从没离开过望谟大山的蒙仕芬带着忐忑和不安,决心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2019年9月,蒙仕芬搭乘望谟县就业大巴来到余姚。几经波折,蒙仕芬最终在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谋得了一个岗位。

  “以前在老家,拼了老命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现在一个月能拿4500元,加上政府补贴能拿到6000多元,像做梦一样。”蒙仕芬说,除去基本开支,她会将挣来的工资全部寄回老家,给孩子读书,给老人治病,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余姚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劳动力成本高,用工需求大。而望谟经济相对滞后,但劳动力充足,这是双方能合作的一个契机。”在宁波市赴望谟县挂职的副县长罗剑光看来,扶贫帮扶的“协作”之义,就是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东部地区投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资源,西部地区配套进行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渐培育起内生动力,让脱贫成效得到长期巩固。

  事实上,在2018年底,望谟就曾对全县16个乡镇42个村107户贫困户进行过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其中87户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当中有50户为就近临时务工。

  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于余姚而言,当地困难群众的持续性就业增收问题是制约望谟全县打赢有脱贫攻坚战的一大顽疾。而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当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则成了余姚在对口帮扶中给望谟开出的一剂“健身去疾”的可行药方。

  为此,余姚市明确了由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组织对望谟籍务工党员的管理,协调解决在望谟籍务工人员在提高技能本领、办理居住证和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于此同时积极配合望谟县成立了以望谟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望谟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望谟县抓党建促就业扶贫补贴办法(试行)》等文件。由望谟县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了望谟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并在16个乡镇(街道)组建了分公司;双方联合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对在余姚务工的望谟籍贫困劳动力每季度每人补贴5000元,全年补贴2万元。

  在此基础上,余姚市还积极配合望谟县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原则,开展针对贫困劳动群众的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四型”技能培训工作。

  党委直接领导,高位推动劳务协作,使得党组织在劳务协作中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得到发挥,改变了过去由人社部门单打独斗抓劳务协作的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望谟县贫困劳动力已在东部结对省份实现稳定就业1841人,其中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到宁波369人。从更广范围来看,全县已有3.5万贫困劳动经过培训后实现稳定就业,2.9万人实现了有组织输出务工。

  “扶贫车间” 产业带动能致富

  2019年6月20日,望谟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全县52801人搬进了新家,迎来自己的新生活。

  但想要彻底摆脱贫困,绝不能一搬了之。

  如何才能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为此,余姚市积极与望谟县沟通对接,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支持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就近就业为主的扶贫车间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就近就业问题。

  “这里解决了我们的场地问题,政府又有资金扶持,免费为我们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我当时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就立马来报名签订入园协议了。”望谟县创业孵化园内,贵州山谷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封吹告诉记者,山谷花是第一家入园的企业,公司共有机械加工车间、手工车间、展示厅、办公打样室四个功能区,能为新市民提供60个就业岗位,如今公司有固定员工20人,临时工50余人。

  产业发展落后是造成西部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产业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关键环节。通过产业协作促成西部产业兴旺,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自主脱贫致富,是协作脱贫的关键。

  东西部扶贫协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必须将重点放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上,以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域内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

  “有企业才有产业,有产业才能谈就业。”望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曜熙介绍说,“在余姚市帮助下,去年6月,我们决定创建望谟县创业孵化园,开办扶贫车间,以就业扶贫为主要抓手,促进新市民和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稳定发展。”

  刘曜熙解释说,“为了吸纳企业入驻,我们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入驻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我们就承诺协助办理一切开工手续,包括帮助选择场地、协助办理营业执照、协助办理水电网开户、负责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了‘一张入园协议解决所有问题’的服务体系。”

  据望谟县蟠桃社区书记谭鸿介绍,当地政府除了为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外,还制定了场租减免、稳岗补贴、以工带训补贴、就业援助补贴等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鼓励新市民上岗就业,激励企业积极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数据显示,自2019年6月开办“扶贫车间”以来,望谟县蟠桃园社区高车、平郎、甘莱、李子园4个新市民安置点已经入驻了服装加工、民族刺绣、藤编制造、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等18家企业,待全部投入生产后,预计将带动3000余人就业。

  “我不识字,在老家就只会做农活,种庄稼也挣不了什么钱。现在家门口上班,一天就是一百块钱,轻松得很。”汤恩座今年61岁,是望谟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军”中的一员,在搬迁到新市民安置点后,汤恩座说:“以后的生活有盼头了!”

  “我最爱吃肉沫米粉,以前生活艰苦,有时候买完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后连一碗粉钱都没有了。现在好了,我想吃就吃,还能给自己买新衣服穿呢!”车间里,汤恩座如此表达自己的幸福生活。

  党建引领 联动发展有路数

  时至小寒,天朗气清。望谟县新屯街道纳包村活动室广场上,村支两委的干部正在整理宣传栏,宣传栏上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通过与望谟县新屯街道纳包村开展党建联建促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协议书映入眼帘。

  “2019年6月,到磨刀桥村交流学习的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双方发展的差距。”纳包村主任王封胜说,虽然纳包村已经脱贫,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等,纳包村与磨刀桥村都差距巨大。

  取长补短方可迎头赶上。

  2019年年初,余姚市和望谟县两地通过会议商定成立了纳包村和磨刀桥村联合党支部,并互派干部进行学习交流。

  2019年以来,通过学习交流到的经验,纳包村研讨出了“说、商、议、评”的“村民说事”工作议程,将遇事决策按照“支部提议、村支两委共商、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决定”的流程进行,并研讨出党员到户、分工合作的做法。

  “现在我们的议事流程思路更清晰,层级更加明确,将决策的最终权交给老百姓。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纳包村村支书黎必杰说。

  2019年11月,磨刀桥村投入15万元作为纳包村集体资金入股村养猪企业,并帮助企业进行供水提水改装。同时针对纳包村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状,磨刀桥村充分发挥该村企业多的优势,发动企业推出爱心岗位50个,帮助有务工意向的纳包村村民到余姚就业。

  2019年以来,磨刀桥村通过动员党员和企业爱心人士对纳包村11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结对,给予每户贫困户每年3000-6000元不等的资助,并通过企业帮助资金8万元,对居住条件差的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维修,投入15万元对纳包村交内和扁甲两个组空地进行场面改造;并打造一条纳包村--金丝楠木树党建亮点路,在此条党建路上充分展现纳包村的党建工作和布依族文化,同时路上设立村民说事点,让村民能够在党建路上说村事、议村事。

  “通过党建联建帮助,我们学习磨刀桥村的先进做法,以‘法治、德治、自治’三种方式,引导纳包村发展,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做准备。”黎必杰说,新的一年,纳包村将利用磨刀桥村一对一帮扶机会,进一步将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教育卫生及社会帮扶等工作向纵深推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姚望相助,奋勇向前。

  截至目前,望谟县7个乡镇(街道)已实现跟余姚市7个经济强镇的结对,并以“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方式,实现余姚市34所学校与望谟全县32所学校结对,16所医院与全县16所医院结对,15个乡镇卫生院实现结对全覆盖。同时通过“万企帮万村”活动,连接余姚市49家企业、7个经济强村、3个社会组织对望谟县52个村(其中42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

  “鉴于‘磨纳相牵’党建联建的好效果,我们下一步准备将这一方式向全县的所有乡镇(街道)推广,让‘姚望相助的花朵’开满望谟县的每个角落。”罗剑光说。(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 林 唐 波 谭支乐)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真情跨越山海 姚望携手筑梦——宁波余姚助力望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黔西南日报 | 2020年01月13日 07:55:10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 林 唐 波 谭支乐

真情跨越山海 姚望携手筑梦

——宁波余姚助力望谟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麻山腹地望谟县,贫困之名天下知。

  位于贵州西南深山中的望谟人自小便在在一望无际的大山里生活,习惯了抬头看山和低头种地的日子。

  而另一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宁波余姚市却正以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名片吸引着各方目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大潮在全国范围内滚滚而来。

  身处其中,余姚应势而动。

  近年来,围绕如何让望谟当地百姓摆脱贫困,余姚市与望谟县携手共进,开始了他们“向贫困叫板”的又一轮征程。

  优势互补 跨山越海就业路

  “从望谟到余姚,三十个小时的车程,自己仿佛走了一个世纪。”蒙仕芬是望谟县石屯镇人。在她记忆里,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在漫山遍野的石旮旯里竭力开垦,“能吃饱饭就谢天谢地了”。

  “我们苦点没什么,但不能让孩子也这样。”自小过惯了苦日子的蒙仕芬目前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到余姚之前,靠务农为生,不过是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不能这样下去,一定要想办法。”2019年6月,蒙仕芬听说两千公里外的滨海城市余姚对口帮扶望谟,特地为望谟的贫困劳动力设立了爱心扶贫岗,各方面条件待遇都不错。

  从没离开过望谟大山的蒙仕芬带着忐忑和不安,决心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2019年9月,蒙仕芬搭乘望谟县就业大巴来到余姚。几经波折,蒙仕芬最终在浙江晟祺实业有限公司谋得了一个岗位。

  “以前在老家,拼了老命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现在一个月能拿4500元,加上政府补贴能拿到6000多元,像做梦一样。”蒙仕芬说,除去基本开支,她会将挣来的工资全部寄回老家,给孩子读书,给老人治病,希望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余姚经济发达,企业众多,劳动力成本高,用工需求大。而望谟经济相对滞后,但劳动力充足,这是双方能合作的一个契机。”在宁波市赴望谟县挂职的副县长罗剑光看来,扶贫帮扶的“协作”之义,就是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东部地区投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资源,西部地区配套进行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渐培育起内生动力,让脱贫成效得到长期巩固。

  事实上,在2018年底,望谟就曾对全县16个乡镇42个村107户贫困户进行过摸底排查,结果显示其中87户以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当中有50户为就近临时务工。

  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于余姚而言,当地困难群众的持续性就业增收问题是制约望谟全县打赢有脱贫攻坚战的一大顽疾。而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当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则成了余姚在对口帮扶中给望谟开出的一剂“健身去疾”的可行药方。

  为此,余姚市明确了由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牵头负责组织对望谟籍务工党员的管理,协调解决在望谟籍务工人员在提高技能本领、办理居住证和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于此同时积极配合望谟县成立了以望谟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就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中共望谟县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望谟县抓党建促就业扶贫补贴办法(试行)》等文件。由望谟县政府出资200万元组建了望谟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并在16个乡镇(街道)组建了分公司;双方联合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对在余姚务工的望谟籍贫困劳动力每季度每人补贴5000元,全年补贴2万元。

  在此基础上,余姚市还积极配合望谟县按照“因人施培、因岗定培、因产施培”原则,开展针对贫困劳动群众的定向、订单、输出、扶智“四型”技能培训工作。

  党委直接领导,高位推动劳务协作,使得党组织在劳务协作中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群众优势得到发挥,改变了过去由人社部门单打独斗抓劳务协作的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望谟县贫困劳动力已在东部结对省份实现稳定就业1841人,其中有组织输出贫困劳动力到宁波369人。从更广范围来看,全县已有3.5万贫困劳动经过培训后实现稳定就业,2.9万人实现了有组织输出务工。

  “扶贫车间” 产业带动能致富

  2019年6月20日,望谟县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全县52801人搬进了新家,迎来自己的新生活。

  但想要彻底摆脱贫困,绝不能一搬了之。

  如何才能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

  为此,余姚市积极与望谟县沟通对接,充分利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支持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就近就业为主的扶贫车间建设,着力解决新市民就近就业问题。

  “这里解决了我们的场地问题,政府又有资金扶持,免费为我们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我当时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就立马来报名签订入园协议了。”望谟县创业孵化园内,贵州山谷花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王封吹告诉记者,山谷花是第一家入园的企业,公司共有机械加工车间、手工车间、展示厅、办公打样室四个功能区,能为新市民提供60个就业岗位,如今公司有固定员工20人,临时工50余人。

  产业发展落后是造成西部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产业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关键环节。通过产业协作促成西部产业兴旺,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自主脱贫致富,是协作脱贫的关键。

  东西部扶贫协作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必须将重点放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上,以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域内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

  “有企业才有产业,有产业才能谈就业。”望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曜熙介绍说,“在余姚市帮助下,去年6月,我们决定创建望谟县创业孵化园,开办扶贫车间,以就业扶贫为主要抓手,促进新市民和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增加收入,稳定发展。”

  刘曜熙解释说,“为了吸纳企业入驻,我们制定了系列优惠政策,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入驻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我们就承诺协助办理一切开工手续,包括帮助选择场地、协助办理营业执照、协助办理水电网开户、负责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形成了‘一张入园协议解决所有问题’的服务体系。”

  据望谟县蟠桃社区书记谭鸿介绍,当地政府除了为入驻扶贫车间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外,还制定了场租减免、稳岗补贴、以工带训补贴、就业援助补贴等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鼓励新市民上岗就业,激励企业积极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数据显示,自2019年6月开办“扶贫车间”以来,望谟县蟠桃园社区高车、平郎、甘莱、李子园4个新市民安置点已经入驻了服装加工、民族刺绣、藤编制造、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电子产品加工制造等18家企业,待全部投入生产后,预计将带动3000余人就业。

  “我不识字,在老家就只会做农活,种庄稼也挣不了什么钱。现在家门口上班,一天就是一百块钱,轻松得很。”汤恩座今年61岁,是望谟县易地扶贫搬迁“大军”中的一员,在搬迁到新市民安置点后,汤恩座说:“以后的生活有盼头了!”

  “我最爱吃肉沫米粉,以前生活艰苦,有时候买完家里的生活必需品后连一碗粉钱都没有了。现在好了,我想吃就吃,还能给自己买新衣服穿呢!”车间里,汤恩座如此表达自己的幸福生活。

  党建引领 联动发展有路数

  时至小寒,天朗气清。望谟县新屯街道纳包村活动室广场上,村支两委的干部正在整理宣传栏,宣传栏上浙江省余姚市兰江街道磨刀桥村通过与望谟县新屯街道纳包村开展党建联建促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协议书映入眼帘。

  “2019年6月,到磨刀桥村交流学习的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双方发展的差距。”纳包村主任王封胜说,虽然纳包村已经脱贫,然而无论是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改造等,纳包村与磨刀桥村都差距巨大。

  取长补短方可迎头赶上。

  2019年年初,余姚市和望谟县两地通过会议商定成立了纳包村和磨刀桥村联合党支部,并互派干部进行学习交流。

  2019年以来,通过学习交流到的经验,纳包村研讨出了“说、商、议、评”的“村民说事”工作议程,将遇事决策按照“支部提议、村支两委共商、党员大会审议、群众代表决定”的流程进行,并研讨出党员到户、分工合作的做法。

  “现在我们的议事流程思路更清晰,层级更加明确,将决策的最终权交给老百姓。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纳包村村支书黎必杰说。

  2019年11月,磨刀桥村投入15万元作为纳包村集体资金入股村养猪企业,并帮助企业进行供水提水改装。同时针对纳包村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现状,磨刀桥村充分发挥该村企业多的优势,发动企业推出爱心岗位50个,帮助有务工意向的纳包村村民到余姚就业。

  2019年以来,磨刀桥村通过动员党员和企业爱心人士对纳包村11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结对,给予每户贫困户每年3000-6000元不等的资助,并通过企业帮助资金8万元,对居住条件差的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进行维修,投入15万元对纳包村交内和扁甲两个组空地进行场面改造;并打造一条纳包村--金丝楠木树党建亮点路,在此条党建路上充分展现纳包村的党建工作和布依族文化,同时路上设立村民说事点,让村民能够在党建路上说村事、议村事。

  “通过党建联建帮助,我们学习磨刀桥村的先进做法,以‘法治、德治、自治’三种方式,引导纳包村发展,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做准备。”黎必杰说,新的一年,纳包村将利用磨刀桥村一对一帮扶机会,进一步将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教育卫生及社会帮扶等工作向纵深推进,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姚望相助,奋勇向前。

  截至目前,望谟县7个乡镇(街道)已实现跟余姚市7个经济强镇的结对,并以“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方式,实现余姚市34所学校与望谟全县32所学校结对,16所医院与全县16所医院结对,15个乡镇卫生院实现结对全覆盖。同时通过“万企帮万村”活动,连接余姚市49家企业、7个经济强村、3个社会组织对望谟县52个村(其中42个深度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了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

  “鉴于‘磨纳相牵’党建联建的好效果,我们下一步准备将这一方式向全县的所有乡镇(街道)推广,让‘姚望相助的花朵’开满望谟县的每个角落。”罗剑光说。(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 林 唐 波 谭支乐)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0-29
黔西南日报   2020-10-30
黔西南人才市场  2020-11-03
中共安龙县委组织部  2020-10-28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22
兴义市人民政府网  2020-11-23
义龙新区新闻中心  2020-11-05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有限公司 中铁一局盘兴铁路项目部  2020-10-31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0-11-14
廉洁黔西南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