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校园百态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用好抗疫这本思政教材

2020-08-10 08:57:37来源:光明网 作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张欣驰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欣驰

  又是一年高考招生季。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医学事业?如何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温度的医者?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抗疫的精神财富已成为育人的丰富养料。从一堂堂在抗疫一线开讲的专业课,到一场场抗疫战士的动人分享,再到医学生志愿者们在各条战线发光发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着力用好抗疫这本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抗疫力量化作育人力量。

  “经过这次疫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提高,改变了对病毒的了解、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说,思政教育不仅在校园里,更在与国家同向而行的实践里。抗疫故事值得深化、细化,以此作为医学生的生动教材,坚定投身医学事业的初心,承担起维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和责任。

  一线开课,奋战的身影就是最好的教材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老师,但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就成了战士。”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学生于慧而言,今年的临床实习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不仅要向老师和前辈学好临床技能,治病救人,更要学习他们高尚的医者情怀,今后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要冲锋上前,尽医者的职责。”

  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医学教育热议的焦点之一。疫情之中,那些熠熠生辉的人文之光,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课程思政新亮点。

  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断线。疫情发生以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积极推进网上教学,一个月内,225门、434门次课程在云端开启。学校因势利导,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线教学,将时代的力量引入课堂。

  “我正在武汉前线,想先给同学们送上几句话,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在武汉抗疫前线时,给学生们上的特殊一课。

  “传染病学”课程在“云端”开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在武汉方舱医院“上线”,给学生们讲授《传染病学》并在线互动。武汉前线的抗疫实景,为同学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对于医学生而言,这样的线上教学更显其非凡意义。此次战疫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派出511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正是平时站在讲台上授课、在医院里擦身而过、在临床实习期间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合力育人,让战疫故事持续发光发热

  思政教育如何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到第二课堂的讲座、论坛,各类课程活动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凝聚育人合力。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全覆盖、不断线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正在形成,让战疫故事持续发光发热。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见证抗疫历程的医疗队服、手术服、排班表、医疗日记等约500件珍贵抗疫实物再现战疫动人瞬间,成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养料。观展的学生在留言本上悄悄写下:“他们是指导我在科研路上不断前行的光。”

  育人阵地上,党旗高高飘扬。疫情期间,复旦上医党委提出党员教育不放松、组织生活不断线,特殊时期的“疫”党课应运而生。从医护人员到医学工作者,再到广大师生,既是党课中的学习者,也是主讲人。

  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马昕应邀主讲复旦上医抗疫专题党课。他说,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中,第一个带头进ICU的,收第一位病人的,做第一例插管手术的,都是共产党员,因为“我是党员我先上”。中山医院呼吸科主治医生、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子龙火线入党,他在专题党课的“初心分享会”上讲到,“危难时刻见责任担当,我渴望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力行服务,培养更多“有温度”的医者

  疫情是命令,也是一次大考,检验着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经过抗疫的磨砺,新的育人成果正在生成。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届硕士杨婧帆毅然放弃企业给出的高薪,选择奔赴祖国的大西南,成为云南曲靖的一名选调生,!希望用自己所学为云南基层服务。“经过此次疫情,公共卫生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使命感更强了。”杨婧帆说。

  疫情发生后,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接到一通来自昔日实习生——复旦大学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韩骁禺的“请战”电话。到岗后,韩骁禺迅速投入战斗。他说:“想尽自己作为医学生的一份力量。”

  回想起疫情期间课题组昼夜奋战攻关的日子,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陆路感慨:“姜世勃教授年近七旬,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到凌晨。我也习惯了晚上在沙发上眯一下,醒来继续干活。”师者的拼搏,学生看在眼里,化作行动。课题组的博士后夏帅说:“那个阶段,我们感到压力剧增,脑子里出现最多的就是,闻玉梅院士平时教导我们的,做科研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为了人民。真心希望能与时间赛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随着疫情向好,医疗工作逐渐恢复,为缓解临床用血短缺,复旦上医人又纷纷撸起衣袖,献出一份份热血,让爱的接力不断延续。(光明网    颜维琦 曹继军 张欣驰)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相关信息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用好抗疫这本思政教材

光明网 | 2020-08-10 08:57:37 |  颜维琦 曹继军 张欣驰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欣驰

  又是一年高考招生季。如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医学事业?如何培养更多有担当、有温度的医者?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抗疫的精神财富已成为育人的丰富养料。从一堂堂在抗疫一线开讲的专业课,到一场场抗疫战士的动人分享,再到医学生志愿者们在各条战线发光发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着力用好抗疫这本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将抗疫力量化作育人力量。

  “经过这次疫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提高,改变了对病毒的了解、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的看法。”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说,思政教育不仅在校园里,更在与国家同向而行的实践里。抗疫故事值得深化、细化,以此作为医学生的生动教材,坚定投身医学事业的初心,承担起维护人民健康的使命和责任。

  一线开课,奋战的身影就是最好的教材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老师,但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就成了战士。”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5级临床医学学生于慧而言,今年的临床实习教学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不仅要向老师和前辈学好临床技能,治病救人,更要学习他们高尚的医者情怀,今后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要冲锋上前,尽医者的职责。”

  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医学教育热议的焦点之一。疫情之中,那些熠熠生辉的人文之光,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课程思政新亮点。

  停课不停学、育人不断线。疫情发生以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积极推进网上教学,一个月内,225门、434门次课程在云端开启。学校因势利导,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在线教学,将时代的力量引入课堂。

  “我正在武汉前线,想先给同学们送上几句话,敬畏生命、敬畏专业、敬畏职责、敬畏规则,与大家共勉!”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领队、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在武汉抗疫前线时,给学生们上的特殊一课。

  “传染病学”课程在“云端”开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在武汉方舱医院“上线”,给学生们讲授《传染病学》并在线互动。武汉前线的抗疫实景,为同学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对于医学生而言,这样的线上教学更显其非凡意义。此次战疫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派出511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正是平时站在讲台上授课、在医院里擦身而过、在临床实习期间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合力育人,让战疫故事持续发光发热

  思政教育如何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从基础医学课、临床医学课到第二课堂的讲座、论坛,各类课程活动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凝聚育人合力。网上网下、校内校外,全覆盖、不断线的“三全育人”新格局正在形成,让战疫故事持续发光发热。

  在复旦大学图书馆医科馆,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见证抗疫历程的医疗队服、手术服、排班表、医疗日记等约500件珍贵抗疫实物再现战疫动人瞬间,成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养料。观展的学生在留言本上悄悄写下:“他们是指导我在科研路上不断前行的光。”

  育人阵地上,党旗高高飘扬。疫情期间,复旦上医党委提出党员教育不放松、组织生活不断线,特殊时期的“疫”党课应运而生。从医护人员到医学工作者,再到广大师生,既是党课中的学习者,也是主讲人。

  华山医院副院长、华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总指挥马昕应邀主讲复旦上医抗疫专题党课。他说,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中,第一个带头进ICU的,收第一位病人的,做第一例插管手术的,都是共产党员,因为“我是党员我先上”。中山医院呼吸科主治医生、援鄂医疗队队员刘子龙火线入党,他在专题党课的“初心分享会”上讲到,“危难时刻见责任担当,我渴望到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力行服务,培养更多“有温度”的医者

  疫情是命令,也是一次大考,检验着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经过抗疫的磨砺,新的育人成果正在生成。

  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应届硕士杨婧帆毅然放弃企业给出的高薪,选择奔赴祖国的大西南,成为云南曲靖的一名选调生,!希望用自己所学为云南基层服务。“经过此次疫情,公共卫生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使命感更强了。”杨婧帆说。

  疫情发生后,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接到一通来自昔日实习生——复旦大学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韩骁禺的“请战”电话。到岗后,韩骁禺迅速投入战斗。他说:“想尽自己作为医学生的一份力量。”

  回想起疫情期间课题组昼夜奋战攻关的日子,基础医学院研究员陆路感慨:“姜世勃教授年近七旬,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到凌晨。我也习惯了晚上在沙发上眯一下,醒来继续干活。”师者的拼搏,学生看在眼里,化作行动。课题组的博士后夏帅说:“那个阶段,我们感到压力剧增,脑子里出现最多的就是,闻玉梅院士平时教导我们的,做科研不是为了发文章,而是为了人民。真心希望能与时间赛跑,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随着疫情向好,医疗工作逐渐恢复,为缓解临床用血短缺,复旦上医人又纷纷撸起衣袖,献出一份份热血,让爱的接力不断延续。(光明网    颜维琦 曹继军 张欣驰)

声明:转载此文的目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ldqxnw@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  2021-05-1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5-29
兴义市公安局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31
中共晴隆县委组织部  2021-05-28
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2021-05-17
兴义市教育局  2021-05-14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亮点黔西南  2021-05-24
黔西南公安  2021-05-27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1-06-01
亮点黔西南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