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包御琨为队长、5名干部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帮扶黔西南州兴仁县百德镇、回龙镇5个村,兴仁县及两个乡(镇)有了新变化,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赞。
摸穷底:深度扶贫倾听群众声音
从1995年开始,省人大机关定点帮扶兴仁县,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20年来,省人大机关怀着对兴仁县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着力改变当地贫困的面貌。
“扶贫不能一年推一年,一年等一年,必须有一个能让困难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实在在行动。”今年年初,龙超云副主任深入兴仁县调研,与驻村工作队和当地群众探讨20年来扶贫工作的得与失。
扶贫先扶谁?怎么扶?扶贫资源是有限的、分散的、缺乏持续性的,靠“救济式”扶贫,“乱撒胡椒面”,就会出现“年年扶贫年年贫,代代扶贫代代穷”的现象。
贵州是扶贫开发工作最重的省份之一,面对贫困之重、扶贫之艰,兴仁县如何在扶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上实现新突破?就必须实现深度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驻村工作队与当地政府形成了共识。
“摸清穷底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驻村伊始,工作队与镇、村干部蹲下身子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深入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调查摸底百德镇、回龙镇22个村(居)的实际情况,通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村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总结20年来的扶贫工作,收集“帮扶情况调查问卷”、“贵州省‘精准扶贫’到户调查登记卡”, 实事求是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找准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了解干部、群众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动真情:干部“结穷亲、帮穷户、挖穷根”
瞄准了贫困对象,还要帮助他们,挖掉穷根。
“基层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实在是艰难!”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包御琨在驻村调研后的感慨。
“贵州扶贫任务重、扶贫时间紧、扶贫难度大、扶贫成本高。要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实现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努力。” 龙超云副主任在与当地贫困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后的认识。
怀着强烈的民生情怀,4月中旬省人大机关全面启动了包村联户“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26个党支部分别确定百德镇9个村作为帮促联系点,2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应声而动。龙超云副主任率先垂范分别与5户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省人大机关厅级、处级、科级党员干部职工分别与1—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家里面有几口人?有几亩地?最近有哪些困难?能不能发展养殖点绿壳蛋鸡?”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一民走进百德镇小川村两户贫困户曹荣贵和吴显祥家中边看边问。
“我帮扶联系小川村,我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你们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给我,或者告诉驻村工作队。”刘一民说。
在省人大机关领导班子的带动下,驻村工作队和机关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一对一地了解结对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困难户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点、热点问题,根据困难群众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帮思想、帮技术、帮财物、帮服务、帮项目、帮致富,形成了一股股爱心帮扶的涓涓细流。
只有真心实意,实打实地为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才能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百德镇硐坪村木志组60多岁的特困户郑登学是省人大机关副巡视员廖立宪的结对帮扶户。郑登学爱人因病去世早,他和儿子都患有精神智障,全家的生活担子都压在了媳妇的肩上,媳妇除日常照顾郑登学父子以外,还要抚育两名幼儿,生活十分艰难。
今年4月下旬,廖立宪在身患肺气肿疾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仍坚持来到了郑登学家中,与“穷亲”见面。当看到郑登学一家五口仍居住在上个世纪40年代修建的危房中,他立即拿出3万元给他们新建房屋,解决燃眉之急。
12月初,他接到了硐坪村韩支书的电话:“多亏了廖主任的帮扶,老郑家新屋已经基本修建好了,就差封顶了,春节之前一定能住进去……。”这仅仅是省人大机关干部真心帮扶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我们有了发展资金”、“我们有了发展项目”,走进受帮扶的困难群众家中,提起家庭变化,他们乐得合不拢嘴。通过结对帮扶,“穷亲”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帮扶干部惦念着困难群众,经常打电话联系,请驻村工作队员传递消息,联系项目;困难群众遇到烦心事,就向干部“亲戚”和驻村工作队员诉诉苦。省人大机关干部包村联户“一帮一”结对帮扶,也给干部提供了锻炼的基地和联系群众的舞台,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通过一个阶段的帮扶,共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问题120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多件。
出真招:构建扶贫工作机制根治贫困“顽疾”
兴仁县作为全省50个贫困县之一,由于基础设施滞后,人口素质不高,贫困人口比例大,扶贫难度大成本高,历来都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省人大机关帮扶兴仁县20年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如何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增强扶贫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加强统筹协调,把帮扶工作真正做深、做细、做实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今年5月30日,龙超云、傅传耀两位副主任在贵阳召开了“省人大机关帮扶兴仁县工作协调会”,帮助兴仁县与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等14家省直单位进行项目对接,涉及帮扶项目和问题62个,涵盖扶贫、民政、交通、农业、水利、城建、教育、体育、旅游等各个领域,合计资金38亿元。
“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亲自安排、协调对兴仁县的项目帮扶工作,让我们基层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领导的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对兴仁的明天充满信心!”会后,黔西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兴仁县委书记郭玉海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扶贫工作绝不能唱 “独角戏”。在全省同步奔小康的进程中,省人大在对兴仁县的帮扶中更注重完善“省人大主导、政府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协调省政府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发挥驻村工作队上下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合力。
扶贫就需要出真招、办实事。对此,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乡村一线摸实情,上到省直各厅(局)、县直各部门联系对接项目,形成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良好格局。
今年省人大对兴仁县帮扶工作是历年来帮扶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即“打响雷,又下大雨”。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智力扶贫、公共服务、社会帮扶上实现“五大”突破,落实项目资金达42个亿。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争取大唐兴仁电厂项目立项工作,涉及投资金额100亿;争取到10个亿的贷款,解决兴仁县棚户区改造项目缺口资金;争取到3000万,启动尖山水库建设工程;争取到10407万,启动兴仁县通村油路改造工程;争取到7404万,启动兴仁县城及巴铃镇污水处理工程;争取15000万元,启动兴仁县示范小城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384套,建设面积203040平方米等等。
——在扶贫产业上实现突破。争取兴仁县核桃产业带、中药园区、茶叶园区、草地生态畜牧园区、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园项目建设资金。重点抓好“一药、两果、三畜”产业发展。“一药”是发展葛根为主的中药材种植;“两果”是发展高钙苹果和核桃种植产业;“三畜”是发展绿壳蛋鸡、商品牛、羊为主的养殖业。让每户贫困农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实现产业致富。
——在智力扶贫上实现突破。加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争取18000万元,解决金大地生态农业观光建设项目和兴仁县肉牛、肉羊、生猪标准化创建项目。
——在公共服务上实现突破。加快教育发展,为兴仁县争取到1800万的兴仁县东湖小学建设项目,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争取到1162万元,解决百德镇、回龙镇农村初中改造项目;争取到940万元,解决兴仁县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争取到1032万元,解决兴仁县精神病院建设;争取到1140万元,建设屯脚、回龙、潘家庄镇敬老院,安排300张床位。争取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在社会帮扶上实现突破。驻村工作队与兴仁县人大常委会联合组织开展“同步小康·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发挥全县1000多名省、州、县、乡四级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贫困农户尽快脱贫,为全县同步小康贡献力量。加强上下沟通联系,帮助兴仁县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鼓励引导各类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组织开展“北京纳通·仁爱公益基金孤困儿童捐赠活动”、“书画家进兴仁活动”、“企业家捐资助学活动”、“献爱心”等活动。
兴产业:绿壳蛋鸡养殖项目激发致富“新能量”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青壮年大多已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整个扶贫工作的重点。
“扶贫不仅需要真扶贫、扶真贫,实现精准扶贫,更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选准好产业,实现深度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让广大贫困户都受益,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次到外县考察,最终找到了投入少、易掌握、见效快绿壳蛋鸡养殖项目。
“扶贫开发就得让贫困群众换‘穷’业、兴‘富’业。”驻村工作队队长包御琨说,以前在产业扶贫中会遇到两大难题:一是半数扶贫资金要落实到人头,容易导致资金分散零星开发;二是一个村的产业发展仅扶贫困户是不够的,不扶一般户,群众不答应,不鼓励精英户(大户),就会缺少领头羊,必须统筹兼顾。
为解决这些难题,驻村工作队按照“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精英户,贫困户、精英户都跟着产业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产业扶贫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采取富带穷、强带弱的抱团发展,探索建立“工作队+党支部+精英会+贫代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精准扶贫“兴仁模式”。按照“五有一能”(即,有爱心、有情义、有才智、有实力、有诚信,能带领大家致富)标准,通过“两推一述”(村支两委推荐选出精英户候选人,“贫代会”通过差额推选出精英户正式人选,精英户在“贫代会”上作致富陈述)原则推选出精英户组成“精英会”,让群众选出自己相信的带头人。并按“1拖20”(即,1户精英户带动20户贫困户)的标准,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绿壳蛋鸡这个产业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农村弱势群体找到致富发展的路子。
农村要小康,关键看老乡。资金是村民们养鸡的关键问题。在省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的直接关心下, 驻村工作队利用省人大集团帮扶资金购买鸡苗、补助孵化场、建立养殖示范基地。还发动村民就地取材,修建鸡棚。
怎样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驻村工作队认为在扶贫态度上必须“学雷锋”,但扶贫方式上要摒弃过去政府是扶贫“救世主”的认识,而要在遵循市场规律、增强农民自我造血能力的基础上发展产业。因此,“兴仁模式”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养殖,按照“五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防疫、统一饲养、统一销售)管理,实现规范化养殖;规模化种养,在两个乡(镇)组建了22个“贫代会”,发展800多户养殖绿壳蛋鸡。定期召开“贫代会”会议,了解群众发展产业愿望,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措施,督促企业提供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和信息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省人大在兴仁县创新绿壳蛋鸡精准扶贫新模式,这个支点,让有限的扶贫资金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兴仁县扶贫办主任黄琼珠认为,绿壳蛋鸡产业发展在兴仁落了地、生了根。
“绿壳蛋鸡养殖产业扶贫带动了经济发展,更催动了思想的解放。”黄琼珠说,驻村工作队帮助引进外地龙头企业落户兴仁县,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已研发出绿壳蛋鸡面系列、烤鸡系列、绿壳蛋鸡蛋糕等产品,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基本实现供苗、饲养、收购、加工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农户风险,真正让群众收益最大化。村民不再一味“埋头种地”,还学会“抬头看天”找市场了。
有梦想,有行动,总会有希望。截止11月底,两个乡(镇)已发放小鸡22万羽,惠及3000多户贫困户,形成当地群众“家家养鸡,人人致富”良好局面。据测算,每只蛋鸡1年可产蛋150枚左右,按每户养殖100只鸡计算,即可收益22500元,扣除成本,每户贫困户至少获利15000元。
在扶贫的道路上,省人大大胆探索创新,采取深度扶贫、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造血扶贫,探索解决“扶谁的贫”、“如何扶贫”以及“用什么扶贫”一系列问题,着力培育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精准扶贫“兴仁模式”也从黔西南一隅向全省延伸舒展。
经验一:精准扶贫“兴仁模式”为破解贵州贫困地区发展提供有益尝试。“工作队+党支部+精英会+贫代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精准扶贫模式,让驻村工作队和当地政府的想法变成群众的意愿,为农村弱势群众发展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经验二:驻村工作队积极作为,市场充分着力。工作队利用“看得见的手”,加强顶层设计,利用省人的集团帮扶资金推动扶贫项目的实施;利用“看不见的手”,引进龙头企业,发挥市场力量,推动农村弱势群体扶贫,为扶贫开发提供“源头活水”。
经验三:立足实际真扶贫,全民动员扶真贫。结合当地弱势群体情况,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富带穷、强带弱,实现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将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到刀刃上,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让绿壳蛋鸡养殖项目结出硕果。
重承诺: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
“兴仁县不脱贫,省人大不脱钩。”这不仅是一句承诺,更是所有省人大机关干部心中的坚定信念。20年来,省人大机关派出的驻村工作队一年接着一年干,他们走遍了兴仁县的山山水水,从最先帮扶的巴铃镇、田湾乡、新马场乡、民建乡……,到最近两年帮扶的百德镇、回龙镇,都留下了工作队员的足迹和身影,凝聚着省人大对加快发展兴仁县的信心和深情厚意。
“省人大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真不容易,撇家舍业来到咱这里,这么辛苦,好几次我想请他们吃顿饭都不让,这省里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工作队员实干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肯定。
在帮扶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员践行当初的承诺,千方百计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找项目、引技术、引资金、抓培训、成立养殖合作社,因地制宜确定帮扶方式,将帮扶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让群众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的队员在驻村期间还兼顾机关业务工作,就利用周末返回贵阳时间,加班加点写材料,帮助处(室)业务工作完成;有的队员身体不太好,带病坚持工作,在动完手术后,又回到驻村帮扶一线;有的队员家里有住院的老人,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大家都没有耽误一项工作,任劳任怨;为了保证所争取的项目顺利落地,按时完工,有的队员从项目立项到资金划拨、再到建设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尽快建成使用。
“感谢省人大常委会领导,今年选派下来的省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欢迎。”兴仁县县长袁建林临高度评价了工作队。
“一开始,说在村里待一年,心里还有些怵,但是这一晃眼,10个多月就这么过去了,明年2月份就要走了,还真是舍不得。”驻村工作队员纷纷表示。“这段时间过得特别充实,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就是总觉得为县里面和村里面的实事还没做够。我们都热爱这块热土,不管以后在任何岗位工作,我们一定会继续关注兴仁县的发展……。” 10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工作队员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是一支“不走”的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