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登英:照顾瘫痪丈夫22年,为6个孩子撑起一个家
上榜10月贵州好人榜的庞登英,女,1949年1月出生,兴仁市大山镇上务村红背组村民。
1983年,与前夫离异的庞登英经人介绍,和妻子病故的杨世福走到了一起。1997年,杨世福的一次意外受伤导致腰部以下全部瘫痪,22年来,庞登英不仅没有选择离开,反而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丈夫,并把6个孩子抚养成人。她,用爱和责任演绎了“你若不离我便生死相依”的夫妻情缘。
厄运——打破重组家庭的平静
1983年,34岁的庞登英与在四川一国企上班的丈夫离异后,不得不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到兴仁县波阳镇堵拐村娘家居住。后经人介绍,她和妻子病故、同样带着一个女儿的大山镇上务村村民杨仕福走到了一起。婚后,夫妻二人互相帮持,共同生育了4个子女,过着平淡幸福的日子。
然而,一家人的平静生活在1997年的夏天被彻底打破。杨仕福在外出驮运东西时,不小心从马背上跌下摔伤,四处寻医治疗,虽然保住了性命,却从此落下了腰部以下肢体完全瘫痪的病患,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从此,庞登英不但要细心照顾丈夫,还要操持家务,赚钱养家糊口。一个人抚养6个孩子的重担,更是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但是,庞登英坚持了下来。
不弃——用爱和责任撑起一个家
“我被前夫抛弃,但他接纳了我们娘俩。虽为半路夫妻,但一日夫妻百日恩啊。我没有读过书,可做人得讲良心的道理还是知道的,我不管他谁来管?”庞登英哽咽道,丈夫出事的时候,家里有大大小小6个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才2岁。
每天,庞登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丈夫做可口的饭菜。丈夫想吃什么,她就去买,变着花样做。由于家里贫困,庞登英每次买好吃的、做好吃的都不会太多,大部分让给丈夫吃,自己和孩子们总是吃剩下的。为防止丈夫肌肉萎缩,她每天坚持为其按摩;为了让丈夫不长褥疮,她经常为其擦洗身体,且每天定时为其翻身、变换卧床的姿势和方位;为了让丈夫能见到阳光、看看屋外,细心的她更是特意把床安在客厅的门窗边;为了给丈夫解闷,她省吃俭用,甚至还变卖了家里的一头牛,购买了电视机、影碟机和话筒,让丈夫学唱山歌……
“别看我整天躺在床上,但我知道的不少。党和国家的政策、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这都是托老伴的福啊!”杨仕福老人说,妻子庞登英每场赶集,除了带回好吃的,还会买回一些新碟片给自己。这些年,他家的光碟机就用了10个。
150斤的杨世福,在床上躺了整整22年,身上没一点异味、没长一个褥疮。整洁的床铺、一日三餐……可外人怎么了解,瘦弱的庞登英这么多年来的心酸和不易。
为了能照顾好丈夫和养活一大家人,这些年,庞登英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什么重活、累活都做。她还利用晚上、农闲时间自己平地基、砌砖,硬是盖起了两栋平房。
感激——“下辈子让我来伺候她”
这些年母亲的辛苦和磨难,庞登英的6个儿女全看在眼里,打小都特别懂事,不是争着帮妈妈干活,就是抢着照顾爸爸,从不给父母添乱。6个儿女中,有的初中还没毕业就悄悄退学外出务工了,在外挣到的钱从不乱花,都寄回家里为爸爸买药、贴补家用。如今,庞登英的6个孩子均长大成人,其中5个已成家。
杨仕福说:“身为一家之主,我应当肩负家庭的责任,可我却只能每天眼睁睁看着她为家里的大小事劳心费力,现在还能看到儿孙满堂,我这是有多大的福气啊!如果没有老伴的精心照顾,我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有来生,我甘愿做她的牛马,报答这辈子欠她的恩情。”
对于庞登英这样一位贤惠的妻子,杨仕福心里充满了感激,也有愧疚。
“既然是夫妻,就得同甘共苦。”说起这22年来的艰辛,庞登英没有任何抱怨。
说起庞登英,邻居总是连连点头称赞:“心肠太好了!”据村民介绍,庞登英的前夫都被深深感动,在有一年庞登英也病倒后,他曾汇款1000元。
为了表示感谢,一家人后来还特意邀请庞登英的前夫到家里做客并过春节。
“她用爱和责任为我们年轻人演绎了‘你若不离我便生死相依’的夫妻情缘,真是太难得了!”对于外人的赞赏,庞登英总是平淡地说:“我只是尽到了一位妻子、一位母亲的责任。”(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鑫波)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