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授牌仪式举行
近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授牌仪式在兴义市万峰林乡愁集市八音堂举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兴义市万峰林民族学校、贵州梭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梭纳非遗传习基地相关负责人参加。
仪式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万峰林民族学校、贵州梭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梭纳非遗传习基地三方签约,拉开了以高校、中小学、传承基地(公司)和传承人四元协同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序幕。当天,三方还以“非遗文化协同新举措助推乡村振兴大发展”为主线开展多视角探讨,共商非遗传承与保护新机遇,共谋助力乡村振兴新思考、新思路。
根据项目方案,三方将作出安排和规划,充分发挥、挖掘、整合各自在人才、科研、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资源,发挥引知、引智、引资作用,打造一个体育非遗与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完成两项专利成果转化、实现三次体育非遗人才培训、开发四条体育非遗旅游“三黔”精品线路,探索高校、民族中小学、社会非遗组织(公司)、非遗传承人“四元一体”的产品开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产业联动“新模式”和应用型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使其能应用于黔西南州乡村振兴实践发挥示范意义,实现非遗保护、文化振兴、扶贫就业、文体旅融合共赢。
“体育非遗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遗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体育非遗来源于乡村,扎根于乡村,是乡村文化的产物。如何在国家新的发展战略下,有效挖掘、保护、传承、创新体育非遗,是时代的命题,也是我们高校体育院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使命担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谭达顺表示,将依托中国首部体育非遗权威教材《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贴合自身实际,加强体育非遗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在体育非遗保护传承中的“思想库”“人才库”和“传播者”的作用,一体推进平台打造、人才培训与成果转化、理论研究融合发展,实现黔货出山、黔景出镜、黔人出彩,为打造乡村振兴黔西南样板提供方案、贡献高校力量。
贵州梭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梭纳非遗传习基地长期以来为传承非遗贡献力量,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其创始人禹熹表示:“非遗是黔西南州文旅的亮点,多年来为金州大地引来了关注,争取了荣誉和奖项,也必将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期待通过多方面展示形式、拓展尝试,全力发挥好梭纳非遗传习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深化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对本次合作,兴义市万峰林街道教育总支书记、校长史纯波也充满期待:“传承民族文化是万峰林民族学校一直坚持在做的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还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健全机制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本次牵手如同及时雨,将在推动体育非遗融入教育、促进体育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加大体育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交流互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结合教学和‘双减’政策让更多非遗项目在校园落地生根、传播普及。”
来源:兴义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韦园园 徐婧婕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