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兴义

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展举行

2022年07月18日 11:04:37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卢生龙


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展

  语诵经典,花开未来!7月17日,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在兴义供电局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州的130余名选手参演,他们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用实力演绎精彩,专业的表现赢得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的掌声。

  此次活动由黔西南广播电视台主办,黔西南州金泰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贵州荣盛建材实业、星熠爱声音主持表演学校协办。邀请了邱鸿、晓墨、李力、王娜娜、钟选桃等资深人士担任评委。


认真聆听


评委点评

  舞台上,每位选手节目都紧紧围绕“语诵经典·花开未来”的主题,健康、向上、求真、自信,传递了正能量和选手们的爱党爱国情怀,让观众感受到花样少年的朝气与活力。通过评选,此次参演的优秀选手将参加复展。复展中,选手将争夺全国展演名额及奖项。


部分参赛选手登台

  据了解,花样少年语言艺术展演作为专业的语言展演活动,得到广大语言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认可。活动给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指引,让家长和选手们知道努力的方向。七年来,累计三百余万选手参与“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暨社会艺术水平(朗诵)专业考级教学成果展”。展区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并远至5个海外国家。展演广受社会各界赞誉,经央视,新华网,人民网等百家媒体多次报道,对社会影响力巨大,推动了中国语言艺术素质教育培养的普及和发展,促进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在全国文化艺术素质教育领域在示范作用。

  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语言魅力”为宗旨,以语言艺术培养为核心,通过展演来提高青少年的普通话水平,增强青少年语言表达与演讲能力,培养青少年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展演选题也丰富多彩,紧扣语言主题,选手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包括演讲、评述、吟诵、绘本剧、课本剧、脱口秀、节目主持、相声、文学作品朗诵等。


选手风采

  (卢生龙)

责编:江林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展举行

亮点黔西南 | 2022年07月18日 11:04:37 | 卢生龙


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展

  语诵经典,花开未来!7月17日,第八届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黔西南州分展区初在兴义供电局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来自全州的130余名选手参演,他们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用实力演绎精彩,专业的表现赢得了现场的评委和观众的掌声。

  此次活动由黔西南广播电视台主办,黔西南州金泰广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贵州荣盛建材实业、星熠爱声音主持表演学校协办。邀请了邱鸿、晓墨、李力、王娜娜、钟选桃等资深人士担任评委。


认真聆听


评委点评

  舞台上,每位选手节目都紧紧围绕“语诵经典·花开未来”的主题,健康、向上、求真、自信,传递了正能量和选手们的爱党爱国情怀,让观众感受到花样少年的朝气与活力。通过评选,此次参演的优秀选手将参加复展。复展中,选手将争夺全国展演名额及奖项。


部分参赛选手登台

  据了解,花样少年语言艺术展演作为专业的语言展演活动,得到广大语言专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认可。活动给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指引,让家长和选手们知道努力的方向。七年来,累计三百余万选手参与“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暨社会艺术水平(朗诵)专业考级教学成果展”。展区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并远至5个海外国家。展演广受社会各界赞誉,经央视,新华网,人民网等百家媒体多次报道,对社会影响力巨大,推动了中国语言艺术素质教育培养的普及和发展,促进国家艺术教育的发展,积极发挥在全国文化艺术素质教育领域在示范作用。

  花样少年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展演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民族语言魅力”为宗旨,以语言艺术培养为核心,通过展演来提高青少年的普通话水平,增强青少年语言表达与演讲能力,培养青少年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展演选题也丰富多彩,紧扣语言主题,选手可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内容包括演讲、评述、吟诵、绘本剧、课本剧、脱口秀、节目主持、相声、文学作品朗诵等。


选手风采

  (卢生龙)

责编:江林

推荐阅读
动静app、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2022-06-19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2-07-06
黔西南日报  2022-07-01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2-07-12
黔西南日报  2022-07-01
黔西南日报  2022-07-01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2022-06-19
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2022-06-20
亮点黔西南整理  2022-07-15
贵州省教育厅  202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