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及居家治疗指引手册(试行)
黔西南州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及居家治疗指引手册(试行)
为有效做好新冠阳性感染者、康复者及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以下简称感染者)康复及居家治疗相关工作,帮助和指导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自我健康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黔西南州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及居家治疗指引(试行)。
目录
一、个人日常防疫
二、老人、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防疫
三、感染者防疫
四、新冠康复者防护
一、个人日常防疫
(一)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提前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二)规律作息,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三)开窗通风,做好卫生。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四)根据疫情情况做好出行计划。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
(五)乘坐公共交通佩戴口罩。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科学佩戴口罩。
(六)做好健康检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进行抗原检测;如症状不重可居家治疗;如症状加重及时就诊。
二、老人、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防疫
(一)接种疫苗,减少重症。重症高风险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对高风险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二)疫情流行期间减少外出。在疫情流行期间,不建议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三)规律生活,保持卫生。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注意咳嗽礼仪;做好居室、工作场所等区域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物品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四)出现症状,及时检测。如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及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五)合理用药,及时就诊。重点人群应根据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注意药品使用人群范围和多种药品合并使用禁忌;患者本人或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
(六)需长期服药人员不可擅自停药。需长期服药的人员,不可擅自停药,做好个人防护后去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药,或经医生评估后开长期处方,减少就诊次数。
三、感染者防疫
(一)居家期间减少接触。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如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与同住人员公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
(二)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三)合理使用对症药物。根据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1.常备药品。
针对病毒感染患者大多采用对症治疗,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建议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对症用药。
基础病用药:新冠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的病情加重,如患有心脏疾病的老人可能出现心绞痛,血糖平时就控制不好的老年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日常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家中要储备一个月左右的基础病用药。
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软胶囊、藿香正气水/胶囊等。注意:不要叠加,只选一种,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止咳药:复方鲜竹沥液、苏黄止咳胶囊、急支糖浆等
止痰药: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流鼻涕: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布地奈德喷鼻等。
2.儿童退热常用药。
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腋温为准,只要体温超过38.5°C,就应该给孩子服用退热药,(但特殊儿童除外,如有高热惊厥史的,需提早在38°C或之前的发热阈值用退热药),而一般在发热温度低于38.5°C时可以给予物理降温。儿童可以选择的退热药推荐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这两个名字都是药品的通用名,他们的商品名可能有很多种,但是只要通用名相同就是同一种药。常用的剂型为口服混悬剂,对于口服不能配合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栓剂,药物也是以上两种。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而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选择一种药物服用即可。针对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如温水浴等。
使用退热药注意事项:服用剂量可以参考相应药品的说明书,说明书中会根据孩子体重或年龄有相应的推荐剂量。但是不同药品说明书的药物含量是不同的,所以记得一定不要弄混。
(1)以上两种退热药选择一种使用即可,一般不需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物,因为退热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发热带来的身体不舒适度,而不是一味的把孩子体温降到最低;只有在使用一种退热药后不到4小时,体温又恢复到38.5°C以上时,可以考虑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但一定注意计算好用药剂量。
(2)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不要与含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物同时使用,如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这些药物里面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同时服用会导致剂量叠加带来危险。不推荐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药物退热。
(3)口服的液体混悬剂用前摇匀后再服用,因为液体混悬剂易沉降,每次使用这些混悬剂的时候,一定要先将混悬剂摇匀,这样才能基本保证每次使用时药物的浓度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没有经过混匀的过程直接使用,很可能混悬液的上层药量较少,下层药量较多,会造成服药浓度不准确,进而影响疗效)。
(4)有惊厥病史的宝宝及早用退热药物(腋温>38°C或之前惊厥发生的体温阈值前)。高热惊厥是因体内温度急剧增高,造成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出现突发的全身抽搐。
(5)孩子服用退热药后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现象,注意适当减少和更换衣物,避免着凉。一般体温低于38.5°C时请耐心护理,采用物理降温,勤测体温。配合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浴或30-40度温水给孩子擦洗身体;多喝温开水,清淡饮食;可以辅助用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不推荐冰水或酒精擦浴方法退热。
以下情况必须就医:拒绝吃、喝或精神差,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出现了脱水表现如哭时眼泪少、排尿少、皮肤弹性降低、口腔粘膜干燥等;同时伴有其它症状,如频繁头痛、呕吐、腹泻、呼吸出现明显困难等;发热超过了72小时仍然没有缓解。
3.医院就诊指征
居家康复人员出现以下情况,要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及时就医。
>12岁人群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呼吸困难或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
(2)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胸部感到持续疼痛或持续压迫感;
(4)眩晕、无法醒来或保持清醒;
(5)皮肤、嘴唇或指甲床苍白、灰色或发青;
(6)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
≦12岁儿童人群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持续高热(腋下体温≥39°C)超过3天;
(2)出现气促(<2月龄,呼吸频率≥60次/分;2-12月龄,呼吸频率≥50次/分;1-5岁,呼吸频率≥40次/分;>5岁,呼吸频率≥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3)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4)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
(5)出现嗜睡、惊厥;
(6)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7)其他经医生评估后需要住院的情形。
(四)陪护人员尽量固定。首选身体健康,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的人员。
(五)做好清洁和消毒。做好居室台面、门把手、电灯开关等接触频繁部位及浴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
四、新冠康复者防护
(一)做好防护措施预防二次感染。疫情期间预防二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
(二)针对持续性症状积极干预。康复者出现的一些持续性症状还需要积极干预,促进身心恢复到较好的状态。
(三)循序渐进回归运动。在康复初期不适合进行剧烈运动,可在居家环境中做一些轻度或中度的运动,以此保持良好的体能和情绪。
(四)返岗初期避免加班熬夜。在返岗工作之初,从较轻的工作开始,逐步恢复到常态工作量和工作状态,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行为。
(五)逐步恢复工作。恢复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如有可能,可午休20-30分钟。
来源:健康金州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