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安龙

勤于学习 甘于奉献——记武警曲靖支队通信技师、安龙籍现役军人彭发忠

2020年12月24日 08:56:32来源:亮点黔西南 作者:任 贵

  12是个特别的数字。一年有12个月,传统文化里有12生肖,钟表的表盘有12个数字。12代表了轮回也代表了新的开始,对于一个军人来说,12年的戎装生涯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蜕变。

  在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有这样一个人,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克己奉公,他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深得部队的赞许,战友们都称他为“老黄牛”。他就是武警曲靖支队通信技师、黔西南州安龙籍现役武警战士——彭发忠。

  “班长、班长,值班室报告,罗平中队1号哨监控断线了,股长安排你赶紧去看一下。” 前不久,一场漂泊大雨直袭深夜,正在卧床酣睡的彭发忠被床头对讲机惊醒,来不及开灯的他趁着夜色迅速穿上衣服直奔机房。担任通信班长以来,像这样的维修任务,彭发忠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战友们都称他为通信“把脉大拿”。

  彭发忠从事的是部队通信网络的日常预检维护任务。2009年初,支队组织通信业务集训,彭发忠被中队选送到机关通信股轮训。报到前一晚,中队长杨敏特别叮嘱:“去了就别回来了,争取留在机关。”到了通信股,彭发忠才知道原来是通信班长要转业了。

  到支队报到第一天,老班长让彭发忠先拆装电脑试试,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彭发忠却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怕你笑话,当时就觉得自己特别low,我拿着螺丝刀竟然不知从何下手。”回忆说时彭发忠羞涩地说,那时都是21世纪了,自己对电脑的掌握却还停留在开机与关机状态。

  “不行啊,一个月内你要是学不会这玩意,恐怕就要回原单位咯!”老班长看出了彭发忠的呆滞,告诉彭发忠要想立足机关必须具备一技之长。进机关都是被中队风风光光送来的,要是灰溜溜回去了,面对中队战友岂不是很丢脸。从那天起,彭发忠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方老壳”搬进脑里。

  为此,他白天认真参加警勤中队执勤,晚上就泡在通信机房里加班加点学业务。他把废旧电脑一台台地拆卸、组装,遇到琢磨不透的难题,就从专业书本里找答案、找老班长请教。一年下来,他摸索出了先确定故障后对症下药的维修模式,探索出的“故障排除三步法”被总队局域网推广。但是他从不满足,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学习,以适应设备的更新换代要求。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不断在更新换代加速,彭发忠感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给通信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彭发忠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只要股长每次去地方通信部门协调网络事宜,他都要缠着股长一起去,虚心向地方网络专家请教,经常观看别人操作光缆传输技术、无线监控图像传输技术、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操作。凭借酷爱学习、勇于钻研的那股劲头,很快掌握了网络传输业务的新本领。2013年,他主动申请调到三级网维修组,实现从电脑单一维修到全面管理局域网的转变。

  提起“彭发忠”,无论是支队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官兵都能说出几句他的小故事。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中灾情如何?有多少人员伤亡?有多少房屋倒塌?这些由于通信中断难以得知的基本信息,成为了全国人民最为关注的焦点。时任支队通信股长、现任副支队长巨洪刚告诉采访的记者,地震发生后,支队奉命火速奔赴鲁甸救援,为打通震中龙头山镇与外界的信息通道,彭发忠硬是携带卫星电话、视频传输等通信设备冒着余震连夜徒步5个小时,他所带的卫星电话成为当时上级适时部署救灾力量的唯一通道。

  “当时我们通信班总共去了3人,带了有10多台应急通信设备,守听、接转、传输……我和战友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尽管地震过去了6年,彭发忠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次危险重重的经历。他告诉采访的媒体记者,在灾区那段时间危险总是如影随形,他既当通信员又当战斗员,每天都要跟着领导到各个村组察看受灾情况,与战友们一道搜救被困群众。

  一天上午,总队要求支队传输官兵在翠屏村救援画面,由于从镇上到翠屏村的道路中断,一大早彭发忠便和股长背上卫星背负站徒步赶往村里。“余震时,他正好走在悬崖边上,我简直被吓呆了。”巨副支队长说,灾区救援困难总是意想不到的,去往翠屏村的路上,他们好几次被余震袭扰,特别是在一处仅一人通过的山路时,彭发忠险些被滚石砸中,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这一幕,彭发忠至今也还记得,他说:“当时余震接二连三的发生,他一股脑地就想快点冲过去,好在有惊无险。”

  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这是震中龙头山一位老者对彭发忠的评价。是的,在持续近一个月的救援行动中,彭发忠就是这样做的,他用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救援一线,用忠诚的态度在灾区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好形象。直到今天,他仍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入伍12来,彭发忠参与并完成执勤处突、抢险救援、武装抓捕等急难险重任务几十次,个人先后被支队表彰为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官3次、嘉奖9次,连续三年被总队表彰为优秀维护员、优秀军械员、优秀值机员、优秀学员。2010年5月,因参加并擒获某持枪杀人犯,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8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支队表彰为优秀党员,所带通信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回想起自己成长的点滴,彭发忠并未就此停步,正满怀信心地开赴另一战场,争取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任 贵)

  责编:朱钰 江林


我要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热文排行

24小时 一周 一月

勤于学习 甘于奉献——记武警曲靖支队通信技师、安龙籍现役军人彭发忠

亮点黔西南 | 2020年12月24日 08:56:32 | 任 贵

  12是个特别的数字。一年有12个月,传统文化里有12生肖,钟表的表盘有12个数字。12代表了轮回也代表了新的开始,对于一个军人来说,12年的戎装生涯是一次成长更是一次蜕变。

  在武警云南总队曲靖支队有这样一个人,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克己奉公,他精湛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深得部队的赞许,战友们都称他为“老黄牛”。他就是武警曲靖支队通信技师、黔西南州安龙籍现役武警战士——彭发忠。

  “班长、班长,值班室报告,罗平中队1号哨监控断线了,股长安排你赶紧去看一下。” 前不久,一场漂泊大雨直袭深夜,正在卧床酣睡的彭发忠被床头对讲机惊醒,来不及开灯的他趁着夜色迅速穿上衣服直奔机房。担任通信班长以来,像这样的维修任务,彭发忠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战友们都称他为通信“把脉大拿”。

  彭发忠从事的是部队通信网络的日常预检维护任务。2009年初,支队组织通信业务集训,彭发忠被中队选送到机关通信股轮训。报到前一晚,中队长杨敏特别叮嘱:“去了就别回来了,争取留在机关。”到了通信股,彭发忠才知道原来是通信班长要转业了。

  到支队报到第一天,老班长让彭发忠先拆装电脑试试,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彭发忠却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怕你笑话,当时就觉得自己特别low,我拿着螺丝刀竟然不知从何下手。”回忆说时彭发忠羞涩地说,那时都是21世纪了,自己对电脑的掌握却还停留在开机与关机状态。

  “不行啊,一个月内你要是学不会这玩意,恐怕就要回原单位咯!”老班长看出了彭发忠的呆滞,告诉彭发忠要想立足机关必须具备一技之长。进机关都是被中队风风光光送来的,要是灰溜溜回去了,面对中队战友岂不是很丢脸。从那天起,彭发忠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方老壳”搬进脑里。

  为此,他白天认真参加警勤中队执勤,晚上就泡在通信机房里加班加点学业务。他把废旧电脑一台台地拆卸、组装,遇到琢磨不透的难题,就从专业书本里找答案、找老班长请教。一年下来,他摸索出了先确定故障后对症下药的维修模式,探索出的“故障排除三步法”被总队局域网推广。但是他从不满足,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学习,以适应设备的更新换代要求。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通信技术不断在更新换代加速,彭发忠感到,日新月异的大环境给通信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彭发忠抓住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只要股长每次去地方通信部门协调网络事宜,他都要缠着股长一起去,虚心向地方网络专家请教,经常观看别人操作光缆传输技术、无线监控图像传输技术、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操作。凭借酷爱学习、勇于钻研的那股劲头,很快掌握了网络传输业务的新本领。2013年,他主动申请调到三级网维修组,实现从电脑单一维修到全面管理局域网的转变。

  提起“彭发忠”,无论是支队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官兵都能说出几句他的小故事。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中灾情如何?有多少人员伤亡?有多少房屋倒塌?这些由于通信中断难以得知的基本信息,成为了全国人民最为关注的焦点。时任支队通信股长、现任副支队长巨洪刚告诉采访的记者,地震发生后,支队奉命火速奔赴鲁甸救援,为打通震中龙头山镇与外界的信息通道,彭发忠硬是携带卫星电话、视频传输等通信设备冒着余震连夜徒步5个小时,他所带的卫星电话成为当时上级适时部署救灾力量的唯一通道。

  “当时我们通信班总共去了3人,带了有10多台应急通信设备,守听、接转、传输……我和战友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尽管地震过去了6年,彭发忠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次危险重重的经历。他告诉采访的媒体记者,在灾区那段时间危险总是如影随形,他既当通信员又当战斗员,每天都要跟着领导到各个村组察看受灾情况,与战友们一道搜救被困群众。

  一天上午,总队要求支队传输官兵在翠屏村救援画面,由于从镇上到翠屏村的道路中断,一大早彭发忠便和股长背上卫星背负站徒步赶往村里。“余震时,他正好走在悬崖边上,我简直被吓呆了。”巨副支队长说,灾区救援困难总是意想不到的,去往翠屏村的路上,他们好几次被余震袭扰,特别是在一处仅一人通过的山路时,彭发忠险些被滚石砸中,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这一幕,彭发忠至今也还记得,他说:“当时余震接二连三的发生,他一股脑地就想快点冲过去,好在有惊无险。”

  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这是震中龙头山一位老者对彭发忠的评价。是的,在持续近一个月的救援行动中,彭发忠就是这样做的,他用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力量感染着救援一线,用忠诚的态度在灾区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好形象。直到今天,他仍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入伍12来,彭发忠参与并完成执勤处突、抢险救援、武装抓捕等急难险重任务几十次,个人先后被支队表彰为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官3次、嘉奖9次,连续三年被总队表彰为优秀维护员、优秀军械员、优秀值机员、优秀学员。2010年5月,因参加并擒获某持枪杀人犯,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2018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支队表彰为优秀党员,所带通信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即将结束,回想起自己成长的点滴,彭发忠并未就此停步,正满怀信心地开赴另一战场,争取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任 贵)

  责编:朱钰 江林

推荐阅读
黔西南日报  2020-12-01
新华每日电讯  2020-12-04
中共黔西南州民宗委党组  2020-12-04
中共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2020-12-22
义龙新区融媒体中心  2020-11-26
中新网  2020-12-12
贵州省招生考试院  2020-12-15
民生兴义(MSXY栏目)   2020-12-18
贵州省发改委 贵州日报  2020-11-28
兴义市自然资源局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