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兴义市教育事业迈上健康发展之路
过去五年,兴义的教育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全体教育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执着追求、不懈探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教育事业迈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1988年,全县7至11周岁儿童6.31万人,入学5.03万人,入学率为79.71%;12至15周岁少年4.37万人,入学2.86万人,占65.63%;16至40周岁青壮年20.15万人,其中文盲人数7.33万人,占36.42%。有普通中学15所,农职中学6所,小学340所,教学点140个,校舍总面积只有8.3万平方米,其中属危房的有41563平方米,占总面积的49.59%。不少中小学校舍是沙砖打垒木架结构和老式石木结构,更谈不上实验室、电脑室等教学设备设施,学校教学设备极其简陋。
近五年来,兴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科学有序地进行了薄弱学校改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实验室仪器达标建设、教师继续教育、巩固“普九”成果、改造危房校舍、现代技术装备及远程教育建设、示范性高中创建、中小学布局调整等一系列战役性工作,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普及程度逐年提高
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校(幼儿园)385所。其中幼儿园80所,学生21244人,4—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79%;小学239所,教学点14所,在校生7356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12.60%;普通中学52所,在校生62281人,初中毛入学率为103.83%,高中在校生18637人,高中毛入学率为70.5%;职业中学3所,在校生1805人。中小学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化科学化,学生入学率和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从1988年以来,我市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学校危房改造和新建工程,第一次是1993至1995年在“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体制下,采取“三个一点”(财政拿一点、群众集一点、单位筹一点),多渠道筹措资金办学,全市共投资2189.6万元,新建了白瓦窑中学、下五屯乐立小学等141所中小学,维修、改造中小学129所中小学。其间,贵州醇酒厂出资近3000万元新建兴义八中,贵州神奇有限制药公司出资128万元新建神奇中学,荣盛集团出资120万元资助新建百春幼儿园,香港人士邵逸夫捐资40万元参与修建威舍中学,香港新界狮子会捐资30万元港币修建敬南何家坪中学。第二次是1996至2000年,通过群众集资、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依托危改工程、义教工程、“普九”工程、邵逸夫工程以及海外人士捐资项目,累计投资7325.65万元,新建、改扩建下五屯中学、敬南中学等40所中小学,维修、改造枫塘、新屯等中小学82所,全市26个乡镇都有独立中学,村村有完小,中小学基本消除危房。第三次是2001至2002年,市政府贷款1000万元,州政府拨款50万元、贴息贷款100万元,第二期“义教工程”基建专款1020万元,上级划拨专款、国债资金等专款490万元,各乡镇自筹匹配资金1100万元,各部门及企业帮扶30万元,香港、宁波等捐资70万元,全市干部职工捐资3.5万元,共筹集资金3863.5万元,改建、扩建兴义七中、清水河小学等中小学37所。城区中小学、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基本实现了能满足教学需要的配套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育人环境初步形成。第四次2003至2006年,通过银行贷款、危改工程、义教工程、农村寄宿制等项目共投入资金1185.8万元,改扩建中小学84所,面积8.99万平方米,新建学生宿舍16栋,面积3.1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1万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