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纪事:儿时的拜年
儿时的拜年
作者:罗振
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说:在一切往事中,童年占据着最重要的篇章,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
童年是一口永不枯竭的水井,里面藏有取之不尽欢乐和爱的源泉,而我的童年,最快乐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过年拜年了。
严冬将过春不远,告别庚子迎金牛。年关将至,思绪又回到儿时拜年情景。
家乡春节过后的拜年,一是给已故亲人坟前拜年,二是给健在的亲戚长辈拜年。
在云贵川的部分农村,大年初一家族有上坟拜年习俗,且非常隆重。一般是家族兄弟姊妹结伴而行,提着香蜡纸烛,还有鞭炮、酒水、水果等祭品,给自家祖坟拜年。这是一种感恩的表达方式,也是活着的人们表达对先辈的追思。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由此可见,春节对祖先祭拜,由来已久。所以,过年了,不管天南地北的家乡人都赶回老家上坟拜年。
正月初一清晨,天刚蒙蒙亮,随着父亲推开卧室木门的“嘎吱”声,随着母亲生柴火的“嚯嚯”声,我们在睡梦中醒来。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床边新衣裳,摸摸新衣裳口袋里的压岁钱。母亲在大年三十晚上,等我们睡觉后,会把新衣裳放在我们床边,父亲会把五毛钱的压岁钱放在新衣裳口袋里。钻出被窝,我们穿好新衣裳,拿出口袋里的压岁钱,相互炫耀。
父亲在“开门大吉大利”自言自语中,缓缓打开老木屋大门,这就是“开财门”。母亲煮好红糖饵块粑和泡好热茶端上堂屋的八仙桌,然后在大门前点燃鞭炮。吃过红糖粑粑,装好到坟前拜年的香烛及贡品,呼老唤少进山拜年祭祖。
到了坟地,老辈们总是先指着几个坟头告诉小辈,这是哪位祖先,那是哪位爷爷,认清了。先清理杂草,再把水果等贡品整齐陈列,倒酒、贡品……就像面前坐着几位百岁老人在享用盛宴。
摆好贡品,烧纸钱,放鞭炮。然后按照大小顺序给祖先磕头叩拜。心中默默感谢天地庇佑,祈求新年多福,福荫在世,子孙平安,身体健康。
初春时节,坟前树丛中弯曲的山路,或许就是先人们出来散步留下的脚印;树林中黄叶在寒风中摇曳,或许就是他们随风飘飞的花发。
鞭炮声响彻山谷,在空旷大地上飞快驰骋,是向先辈们拜年的问候。蹿动在青烟与纸中的精灵如同朝气蓬勃曾孙、重孙们的身影围绕在他们膝边。溅到黄土上的薄酒,似他们碰杯时洒下的。地上飘落香灰,是他们开心吸烟的见证。
一层黄土,阴阳两界,天人合一,平时冷清的山村一下热闹起来。
从祖坟上拜完年回来已是午时,一大家子围在院子里吃除夕夜剩下的饭菜。下午,准备第二天去向健在的亲人长辈们拜年物品。
向亲人长辈拜年时间是从正月初二到初八。
初二清早,乡间小路上,拜年的人熙熙攘攘。拜年不忘“三父八母”之古训,有约定俗成的章法。先必到外祖父、舅父家,再是岳父、姑父、姨父……倘若舅父舅母健在,若先到岳父家拜年,必受人指责,说你“娶了老婆忘了娘”。
“拜年拜到初七八,两个耳光一路(齐)刷。”至于一般亲戚,一般要在初八拜完,迟迟不到,老人嘴上虽说“有心拜年,端午不迟。”脸上却怎么也挂不住。所以,排在“头版头条”拜年必先到外公外婆舅舅家......按照一定的顺序拜年至初八才暂告段落。
四十年过去了,这风俗依然存在,只有在农村的老家,才感到由衷的喜悦和年的味道。
马克·吐温说:“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一种沿袭长久的习俗或惯例,应当被视为一种权利而受到尊重。拜年,就是对先人和长辈的尊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转变。拜年方式,悄然发生变化,村里年轻人,在外打工回家,开着车在村里遛遛转转,说声祝福的话,算是拜年了。
近几年,大兴手机群发、发红包等方式拜年,虽然这快捷省事,但总觉得少了一份亲情感,少了一种尊重感,少了一份礼节感,少了一种年味感,少了一份乡愁感。
引领传统拜年习惯下楼的那只“手”应该是变化了的生活方式,而非人力有意所为之。唯有儿时的拜年,才寄于寓意,如今的拜年,似乎已缺少浓浓的人情味儿。
拜年,魂兮安在?
编辑:江林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