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贵州的“青铜之冠”——东汉铜车马
提到铜车马,我们首先会想到秦皇陵出土的两驾,无论体型的大小,还是结构的复杂,以及制作工艺的精湛程度,都堪称举世无双的中国“青铜之冠”。如果把时间具体到秦之后的汉代,目前国内发现比较罕见的大型铜车马,应该就是贵州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的东汉铜车马。整体青铜浇铸,由一车一马两大部件组成。现存部件51个,总长180厘米,其中最高处为马头,通高116厘米。最宽处为车厢,通宽118厘米。
【东汉铜车马 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
铜马共计11个部件,分别为马耳两件,马头一件,马颈一件,马身两件,马腿四件,马尾一件,采用分段铸造后套合,再用栓钉固定而成。除马耳和马尾为实心浇注外,其余8件均为沙模空心铸造。铜马体态威武,昂首挺胸,马颈粗壮雄伟。马头张嘴露齿,呈嘶鸣状。马耳竖立,腹部丰满,臂部健硕,四腿修长,其中右前腿微曲上提,非常形象,动感十足。
【铜马(局部)】
铜车共计40个部件,主要由车厢、轮轴和驾马三个部分构成。车厢又称车舆,共4个部件,由厢底和左、右、前三面挡板采用栓钉固定而成。厢底为长方形,菱形镂空。挡板也称车輢,左右为竖向直立挡板,前方为曲板,均用菱形纹装饰。轮轴由车轮(2件)、车轴(1件)、车毂(2件)和辐条(28件)共计33个部件组成。车轮左右各一,外径76厘米,连接组装方式主要通过两个车毂。车毂为凸腹柱状,中有对穿圆孔,外凸腹有14个卯口,14根活动辐条一端插入车轮内牙卯口,一端插入车毂的卯口。两车毂由一根长118厘米的车轴穿孔连接。按照铜车马的一般形制分析,车轴穿过车毂后,两端还有车軎(wèi)对毂和轴进行固定。车軎一般形如圆筒,套在车轴两端,主要是防止毂和轴之间松动。但该辆铜车马的车軎缺失,不然铜车马整体还要稳固些。此外,将马和车厢连接起来的部位称为驾马,共有一条车轭(è)和两根车辀(zhōu)共3个部件,非常简洁。真正拉车驾马时,车轭一般是连接车衡(套在马脖子上的一根横木)和车辀皮革类的条状物。这件车轭使用半圈扁片状的软铜条表示,从而将车衡这个构件省略。车轭下端左右各悬挂一根车辀,车辀即我们通常说的车辕,也是驾马必备用具,一般微曲呈长弧形。但这两根车辀是完全笔直的,直接插入车厢底部的卯口进行固定。
关于这种铜车马的车型,目前学界多数认为是一般官吏乘坐的“轺车”,即通常只用一匹马拉,比较轻便和便捷的一种马车,大家也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公务用车。墨子在讨论城池防守战术的《杂守》一文中对“轺车”有记载,为了让车厢能够装满弓箭,并进行很好的保护,就要改造轺车的车厢,加装盖子。按墨子这个记载,轺车原本是没有车盖的。东汉末年刘熙《释名·释车》中解释“轺(yáo)”,即遥,遥远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车除了轻便跑得快,最大的特点就是车厢四面敞露,可以四处远望。汉代对车马有严格的制度,高祖刘邦上位之初,曾经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就是商人不能穿丝绸做的衣服,也不能坐车,这当然是从节约的层面考虑。但《后汉书·舆服志》中说“贾人不得乘车马”,就是说汉代的车马制度了。车马只能达官贵族以上才能乘坐,但轺车敞风漏雨,贵族们乘车为避免日晒雨淋,因此多数轺车的车厢还立有一柄铜伞遮雨,只不过交乐6号墓出土的这辆比较奇怪,没有立伞。
前文我们说了,汉代驾驶马车称“御者”,有很多才艺和讲究。其实汉代对乘坐者的规矩也不少。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贾谊在其文著汇集《新书·容经》中有详细的描述,说“坐乘以经坐之容,手抚式,视五旅,欲无顾,顾不过毂”,又说“立乘以经立之容,右持绥而左臂诎,存剑之纬”。贾谊把一般官吏乘“轺车”,分坐姿和站姿两种。简单地说,坐起乘车就要坐有坐样,保持“经坐之容”,即正襟危坐。双手扶着车轼,即车厢前面用做扶手的横木。要“视五旅”,就是目光向前,不要四顾张望。即便偶尔回头张望,眼光也不要跑得太远太偏,至少不能越过车轮外侧的车毂。站起坐车就要英姿挺拔,同样也不能东张西望。右手要握着车绥,左手则要屈臂抚剑。车绥就是伞盖垂下或栓在车厢上类似吊绳的东西,感觉官员们站起坐车要保持平衡比较困难,毕竟柔软的车绥比起坚硬的车轼,受力要差很多。
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的这辆铜车马,现陈列于黔西南州博物馆,经常会有观众问,为什么称“铜车马”,而不叫“铜马车”。这可能是习惯造成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多次出现“车马”,如《十月之交》中“择有车马,以居徂向”,《抑》中“修尔车马,弓矢戎兵”,《山有枢》中“子有车马,弗驰弗驱”等等。汉代以前,车马基本都是作为一体使用,讲车就是指的马车,说乘马也就是说驾车。因此我们经常说汉代的“车马制度”,而不说“马车制度”。至于“马车”这种说法,至少要到汉代以后的魏晋了。
来源: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黔西南州文物局) 作者:龙虎
频道推荐
共有0条评论